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何惠平 实习记者 王志 “2018年5月至6月,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将牵头组织开展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和已化解的过剩产能复产专项大检查。” 3月31日,在2018年(第九届)中国钢铁发展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冶金建材处副处长水恒勇表示,“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和已化解的过剩产能复产,这是今后一个时期去产能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此次专项大检查主要针对‘地条钢’易发、高发的重点省(区、市),部际联席会议将根据举报信息,及时组织开展抽查和专项核查。”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秘书长刘振江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干勇、刘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巡视员骆铁军,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巡视员郑卫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周口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陆云,以及来自钢铁企业的相关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并做报告。 化解过剩产能仍是当前钢铁工业的重点工作之一 “2018年,钢铁行业要坚定不移,继续推进去产能工作,以处置僵尸企业为去产能重点,杜绝平均摊派指标,不搞‘一刀切’,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严防已化解的过剩产能复产,严禁任何形式的新增产能;完成年度压减粗钢产能3000万吨左右的目标任务,完成‘十三五’期间压减1.5亿吨过剩产能的上限目标。”骆铁军表示。 骆铁军要求企业要严格按照减量置换要求实施钢铁项目建设,杜绝“玩数字游戏”的现象。工信部相关部门要站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的高度,严把产能置换关。咨询单位要在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前提下,开展咨询活动。 钢铁行业必须走质量效益之路 “中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钢铁行业必须走提质量、增效益之路。经过30年的艰苦努力,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具备发展条件。”刘振江表示,“2018年的情况将与前两年有所不同,平稳运行是做好一切工作、应对一切挑战的基础和重要前提。”刘振江进一步指出:“稳运行必须把握住三个要点,一是在产能和产量控制上要双管齐下,二是要稳住钢材市场,三是努力改善进口铁矿石市场环境。” “我国钢铁工业要完成向高质量发展的转换,需要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郑卫华表示,“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着力。 一是以工艺技术进步推动高质量发展,二是以需求倒逼产业结构升级,三是以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 李新创认为,中国钢铁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有:理念创新,认清行业发展趋势和要求,从低水平重复建设到高质量发展;从同质化竞争到差异化协同发展;从环保安全无效益到绿色发展安全生产等。 刘玠认为,钢铁企业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努力巩固去产能成果;二是继续推动去杠杆工作;三是钢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四是牢牢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机遇,探索多途径多方式“走出去”;五是要全面推进绿色制造,在钢铁行业推进成熟可靠的节能环保技术装备。 赵昌文表示,工业革命驱动近代经济增长。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深度参与甚至引领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国具备深度参与新一轮工业革命所需的经济产业基础,但更需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和维持企业纵向流动性的外部环境。如果按照6%左右的增长速度,预计在2030年前后,中国经济总量有望赶上美国。 低碳绿色发展是钢铁工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核心和关键 “低碳绿色发展是钢铁工业实现转型升级战略发展核心和关键。”殷瑞钰表示,“通过总量调整,工艺结构调整等措施,来解决区域环境质量不平衡,区域产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推动钢铁工业布局结构调整,适度鼓励钢铁短流程工艺发展,发挥短流程工艺的低碳绿色优势,加大环保技术升级力度,强化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尽早全面实现钢铁企业清洁生产,绿色制造。” “废钢铁是现在钢铁工业主要的不可缺少的铁素原料,也是唯一可以大量替代铁矿石的原料,是节能载能的再生资源。”殷瑞钰指出,“2020年我国钢铁蓄积量将达到100亿吨,废钢资源年产出量将超过2.1亿吨;到2025年,我国钢铁蓄积量将达到120亿吨,废钢资源年产出量将达到2.7亿~3亿吨,2030年我国钢铁蓄积量将达到132亿吨,废钢资源年产出量将达到3.2亿~3.5亿吨。” 路云认为,做优做强河南钢铁具有必要性。“一是河南是净流入的钢材消费大省,二是河南钢铁历史悠久,具备做优做强的基础条件。三是做优做强河南钢铁产业,是河南打造先进制造业大省,谱写中国制造2025的河南篇章的内在要求。四是钢铁产业链长,规模作用明显,带动作用大,乘数效应极强。河南省钢铁产业规模应保持4000万吨级的总盘子。”路云说。她同时表示,城市和钢铁产业的共融共生,让辖区内的钢铁产业更绿色、更健康要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 人工智能将推动钢铁工业跨入新时代 “钢铁工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新形势——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低品位矿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环境巨大压力;同质化,低成本竞争,无法满足客户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因此,钢铁工业需要发展智能制造,满足客户多元化制定要求。”干勇表示,“钢铁工业两化融合逐步深入,但距智能制造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包括工艺过程数学模型的适用性差,全流程计划调度水平不高,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尚待打通,供应链协同存在较大差距,管控一体化水平有待提高。” “因此我们需要站在产业高度,做好顶层设计;根据企业发展战略,明确新型能力建设重点;加强业务之间协同集成与优化;要充分发挥新的信息技术作用。”干勇强调。 刘玠表示,钢铁工业智能控制的特点是综合性强,复杂度高,控制连续化。人工智能引起广泛关注,因为AI会给传统工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新一代人工智能将推动钢铁工业跨入新时代。人工智能将在钢铁工业的经营决策层面、生产执行层面、操作层面3个层面上,与界面技术的开发等智能制造相关技术深度融合。”刘玠强调。 据悉,本次论坛由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和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主办,论坛的主题为“新时代、新未来、新技术、新发展”——资源、结构、布局、技术、环境。共有来自包括政府、研究机构和企业等单位的500余人参加了会议。 |